“哇,好精细!”在黑龙江卫视原创劳动体验记录节目《劳动最光荣》中,主持人面对眼前这朵相似度100%、惟妙惟肖的苹果牡丹花感到瞠目结舌。更令人惊讶的是,它完全是凭手感盲刻而来!盲刻的厨师正是这期节目主角满汉全席传人张金春大师门下优秀弟子之一:青年名厨王盘石。在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手臂上留有伤痕,让人不禁感叹:功夫全在菜之外!
▲王盘石盲刻苹果牡丹花
▲苹果牡丹花成品
每次受伤都是一次成长
说起刀工的炼就,王盘石的记忆回到了1999年。父母双方都在哈尔滨务工谋生,个头不高、身材瘦小的他被留守在老家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读书,他性格内向、老实听话,在学校受到恶霸同学的欺负,因而产生厌学心理,加之想离父母更近,初中毕业后他选择和父亲一起在哈尔滨做电焊工。
这份工作环境差、强度大,父亲实在不忍心让还未成年的儿子这么辛苦,半年后让他重新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当时,汽车消费市场需求大增,汽修行业正处于红利的春天,工作以基础换油和维护为主,从难易程度和新颖性来看,王盘石觉得自己喜欢“修车”这个行当。然而,面试的几家汽修厂都以个头小无法胜任为由将他拒之门外,无奈之下,做厨师的舅舅托关系给他介绍了一个在哈尔滨金大都酒店做学徒的“轻松活”。
正是这份工作让他和凉菜结下不解之缘。
他所在的档口是有着“见面菜”或“迎宾菜”之称的凉菜,做的好坏直接影响食客对筵席的印象,其形态极为讲究刀工技术,档口厨师每天边做边练刀工。而他主要干的是简单的杂活,像刀工这种技术活根本沾不上。工作熟练之后,他做事越来越快,干完活就在旁边偷看,看着看着就想“偷学”,下班回家反复练习。“有一段时间我家里天天变着花样吃胡萝卜,胡萝卜丝、胡萝卜片、胡萝卜丸子……全家都快吃腻了。”王盘石回忆偷学刀工那段时间,他买了很多胡萝卜,每天痴迷地练到晚上十一点才睡,还经常切到自己的手,通常是旧伤未愈又添新伤,练不好继续练,3个月下来切了、吃了不计其数的胡萝卜,才终于能切出大小相同、厚薄均匀的块、丝等形状。
虽然手上伤痕累累,但王盘石学有所成,这种成就感让他“偷学”上瘾,他开始学习凉菜制作,看厨师们如何卤、酱、拌、炝、腌……还是一样,看完记在脑中回家依葫芦画瓢,经过反复试做、试吃,3个月又学会了红油百叶、麻将拉皮、山东拌菜。仅仅半年时间,一直在用学习行动说话的王盘石既练好了刀工又学会了3道凉菜,信心满满,决定突破自我性格劣势出去单干。
“我也很佩服自己的勇气,当时想着总会出去单干,晚出去不如早出去,一方面可以锻炼自己,另一方面可以减轻父母的压力。”凭借自己仅会的这些菜,王盘石幸运地试菜成功并找到工作。但经验、技术远远不足,经常会遇到困难,他也因此辗转待过好几家餐馆。这段期间,他一直边做边学,打电话向学徒时期带他的王师傅请教,独立操作、思考,并举一反三;买书看、自学自练,一期不落坚持订阅《中国烹饪》、《烹饪艺术家》等书刊,到目前为止已累积有近千本。
尽管他不断努力学习,但是工作中的问题仍然接踵而至。2004年,他所在的单位要接待黑龙江科技大学专家,拼盘是菜单中特指的一道菜,而他在书籍中所学的拼盘雕刻技术仅是皮毛,得不到老板的认可。起初,老板从外面请人做拼盘,后来接待的次数变多,老板决定重新招聘一位雕刻技术强的冷菜厨师,而他也被迫失业。
这次失业让他强烈地意识到:学无止境,只有不断学习、提高技艺才能长久地在行业生存下去。于是,他报了孙庆新、付宏宇老师的课程,分别向两位老师深度学习食雕、熏酱制作。3个月早出晚归上课,学完才重新开始新的工作旅程。
“非科班出身,那五年就是一个学习、锻炼的阶段,不断成长。”在为期5年的学习探索中,王盘石最开心的就是用实际行动学到了凉菜熏酱技艺、雕刻技术。有了技术的支撑,在此后的工作生涯中令他开心的事情越来越多。
做出成果最开心
2005年,王盘石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某农家院找到新工作。这家农家院位于当地一条餐饮街上,他进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推出熏猪手、小鸡等熏酱新品,这在当时那条街上实属创新之举,甚至开创了售卖熏酱产品的先河。新品推出后,顾客反响热烈,生意最火爆时一天能卖近百斤,火爆的生意带动整条街上的几十家餐厅都陆续上新熏酱产品,而他所在农家院的生意最为红火,始终是人流量最多的一家。
新推的产品受到顾客的追捧,他内心十分开心,同时得到老板的认可和信赖。趁着大好的形势,老板在周边地区新开6家农家院,并送他去北京市、内蒙古海拉尔区学习北京烤鸭、烤羊排制作工艺,丰富店内产品品类,任命他为巡店主厨。
开心的时刻总是令人难忘的,2010年,国资委领导来大庆调查石油,他所在的昆仑商务酒店和石油宾馆、新科苑酒店、恒基商务宾馆同时入选接待单位,分别负责接待200位参会人员。所有菜单均由黑龙江省领导统一定制,接待单位负责制作。会议召开前半个月,他们便开始试做菜品,菜单所列的10道凉菜均由他负责,其他菜品最多试做三次就能达标过关,唯独四川名菜夫妻肺片试做10多次都不符合少油少盐少辣的硬性标准。众所周知,夫妻肺片以鲜香麻辣著称,按照标准做法,将牛肉、牛肚等主料卤制后,再浇上由辣椒油、花椒面等辅料制成的红油,可这样的做法无法达标。失败多次后,他转换思维、打破常规,结合黑龙江的熏酱技术卤制主料,再加上少量油和辣椒粉末炒拌,成菜辣度适宜,玻璃装盘基本看不见油,一次过关,赢得试菜领导大加赞赏,还召集其他三家酒店凉菜负责人集体向他学习。“非常开心,犹如享受至尊荣耀。”当一众厨师围着观看他的制作时,他心里乐开了花,再一次感受到做好凉菜的成就感,这种难以忘怀的激动助长了他想越做越好的信心。
传承龙江特色
东北冬天较长,人们因着装太厚而出现“燥气”,严重的甚至会引发上呼吸道或胃肠疾患,适当地吃点凉菜和属性偏凉的“甘寒”食品,可以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特殊的气候让凉菜成为东北世代传承必不可少的特色菜之一。“我擅长的是龙江特色凉菜,这是世代传承的品类,我觉得自己有义务传承这些技艺。”从业以来,王盘石独自在外闯荡,学到了不少凉菜烹饪技术,但没有正式拜师,他终究觉得自己是个漂泊的“野厨”,“不正规”,他决定拜师,以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来传承并发扬龙江凉菜和饮食文化。
200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有幸结识了刘东来大师,2013年,刘大师帮他物色到师父绝佳人选——张金春大师。张金春大师在烹饪界享有盛名,是继皇家御厨梁忠、唐克明、盛英杰之后的第四代传人,现如今已被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部门认定为北派满汉全席传承人,不仅厨艺了得,更是师徒传承文化的忠实推崇者,这与王盘石拜师的初衷不谋而合,在刘东来大师的推荐下,相处一年后,他正式拜中国烹饪大师张金春为师既第56位弟子,名正言顺成为龙江特色传承人之一。
▲王盘石(左)和师父张金春大师(右)合照
“很幸运我认了一个好师父,他无论是在厨艺还是为人处世上都教会我很多东西。”大到人生发展规划,小到喝酒礼仪,师父张金春无一不细致入微地指导。每逢活动和聚会,师父都会亲自向徒弟们指点、示范满汉全席菜品制作技术和传统的卤、酱、熏技术,王盘石学到的传统技术也更多、更全面。
心系凉菜传承大任,2018年,王盘石在师父的支持下成功入选黑龙江省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冷菜专业委员会主席,参加各大行业活动并推广东北凉菜。今年6月,他出席由中国饭店协会主办、黑龙江省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和黑龙江省饭店协会承办、名厨之家协办的“2019中国烹饪锦标赛——首届中国冷菜烹饪大赛”担任评委,现场见证凉菜名厨风采、工匠精神,为凉菜的传承和发扬贡献力量。
2018年,为传承老一辈厨师技艺,王盘石创办寻味垚厨熏酱小馆,经营传统、地道的龙江特色熏酱,主打菜品有御膳熏猪手、至尊鹅肝、水晶鳇鱼骨、五香马哈鱼等20多个单品。60平方米的店面开业后人气爆满、座无虚席,早上11点开店,晚上七八点基本售空,一天的营业额保持在5000-6000元。所有熏酱由20种中草药卤制,零添加、纯天然,如潮的好评就是它新鲜好吃最有力的见证,其中有一位顾客格外吸引王盘石的注意,这位顾客说他特意花40元打车到店购买20元熏酱,“主要靠口碑传播,8公里之外外卖都不送,周边稍远的顾客想吃只能到店堂食。”面对顾客的“宠爱”,他感到非常欣慰,未来希望将东北的传统特色做得更精、更地道,成为黑龙江名片之一。
▲五香马哈鱼
▲至尊鹅肝
从一开始入行,王盘石就敏而好学,脚踏实地学习想学的技术,突破自我性格劣势勇敢在外闯荡。从学徒到青年名厨身份转变的20年里,学习、行动是他身上最珍贵、最朴实的力量,也正是因为这股勤奋好学的劲,他得遇良师,在一代名师的言传身教中提升厨艺,名正言顺地传承傲立于世界美食之林的“中华美食”烹饪技法,凭借真功夫步步攀登成功的阶梯。
关注【名厨之家订阅号】
阅读更多大师故事
选择下方聊天咨询服务即可获得名厨全方位指导哦!